12月23日根據規定,12306上開搶臘月27的車票。春運的臨近,讓12306承受了巨大的壓力。
果不其然,12月23日上午,微博上出現了諸多網友的消息,12306又一次崩潰。不是車次信息以及購票信息無法刷新,就是購票到最后一步無法成功支付。
12306的崩潰,又一次引發了對于12306的吐槽熱潮。自從2010年第一次上線后,12306在這近十年間一直在經歷著海量的吐槽、爭議、批評。
原意是方便用戶購票,減輕各大火車站售票處的壓力,以及在春運等高潮購票期間避免在售票處人海等現象。但是在此前數年的發展中,12306一直被人“又愛又恨”。
愛的是12306自設立以來方便了數十億人次的出行,尤其是在如今高鐵高速發展的時代,如今的我們很難想象,沒有12306會是怎樣的一副光景。恨的是12306投入巨資,卻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。
在12306發展到的第十個年頭,它有著怎樣的往事,我們一一道來。
槽點滿滿
其實,早在21世紀初,鐵路部門就已經試驗了網絡購票。
“首鐵在線”,是北京鐵路部門上線的一個實驗性質的網絡購票平臺。彼時還是在用ADSL撥號上網的時代,大部分人網速只有可憐的100k。即使這樣,首鐵在線在上線的第一時間,就被熱情的人擠到了癱瘓。
癱瘓,從此成了鐵路網絡購票的代名詞,這個屬性,一直留到了12306身上。
2010年,鐵道部開始推動12306的建立和試點,因為高峰期購票的壓力已經難以讓傳統渠道支撐下去了。
對于鐵道部來說,12306是個不得不需要盡快推出的一環。每到高峰期,火車站售票點、代售點以及售票電話熱線永遠都是爆滿。窗口售票和電話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群眾的要求。
2011年,12306網站正式上線,中國人等待這個網站等了太久。
以往的歲月里,想買到火車票的途徑,無非分三種:在火車站售票處窗口購買,在代售處購買,以及電話訂票。而每一種,不是讓代售點或者火車站擠得人山人海,就是電話長時間占線根本無法接入。
每逢春運這種現象更為尤甚。
所以12306網站的上線,是一種全新的變革。但是自打它“一出生”,就伴隨著一片批評聲和吐槽。
2011年底前,鐵道部兌現了讓所有車次都上線網絡購票的承諾。從此12306一躍成為新時代購票的首選。
但是12306被寄予了厚望,表現卻是讓人大失所望。
服務器“日常”崩潰,稍微訂單和登錄人數增加就會導致服務器反應不及,車次信息和購票無法刷出。甚至有人登錄12306都無法進入,大大的“404錯誤”標識飄蕩在空空如也的網站上。
一時間所有人都對12306充滿了抨擊。堂堂國家鐵道部推出的網站,卻無法承受相應的人口級別。事后鐵道部給出的回應也無法令人滿意:“當初沒有預料到大家對于網站的熱情那么高,預先設計的承受量太小導致使用出現了問題。”這種說辭只能說是推卸責任。
對于12306來說,每年春運就是檢驗它成色的最好試金石。然而同時春運的檢驗卻是如山頂大石一般,壓力巨大。
在2011年底鐵道路宣布完成“達到網絡購票覆蓋全車次”的目標后,12306已經試運行了半年之久。
在春運之前,網絡購票壓力都不能稱之為大。12306第一次迎來了對于它的考驗。
然而,12306春運的第一次亮相,卻堪稱災難級別的表現。
網站登錄不進,“找不到網頁”提示頻發,好不容易登錄進網站,卻根本無法點擊任何按鈕,亦或是刷新不出車次或票務信息。不知有多少人,抱著滿心的希望,卻面對著不斷轉圈的瀏覽器,點擊了退出。
而2012年第一次接受檢驗慘敗的12306,在接下來數年的春運期間,也都一直如此。
12306上線后的兩年,2013年春運大考來臨前的幾天,12306兩通公告卻引起了眾怒。2012年12月底,離春運購票開啟前的幾天,鐵道部門發布兩則通知:由于硬件設備故障以及機房空調故障,12306網站暫時關閉。
與春運前數次故障不同,12306卻在流量創下新高的2013春運期間沒有出現大規模“卡殼”。卻在2014年春運時徹底癱瘓。
因為12306長期表現不佳,不禁讓外界對于12306的開發投入和開發商尤為好奇。
一封大二女生的信息申請公開信,讓12306的具體投入映入大眾眼簾。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太極股份公司以及同方股份負責開發,而鐵道部的12306專項資金足足高達3.29億元之高。
3億元的巨款,但是最終的成品卻是三天兩頭崩潰癱瘓,并且使用體驗極差。鐵道部給出的解釋是系統過于復雜,只能從原始開發做起。
但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,12306持續數年的糟糕體驗,讓鐵道部背負了無數罵名和投訴。
爭議前行
槽點布滿了12306全身,爭議攔在12306成長的道路上。群眾對于12306要求如此之高,原因無他,在高鐵和火車成為出行人數最多,頻次最高的遠程交通工具的今天,網絡快捷購票是每個人不可或缺的必需品。
12306伴隨著爭議和批評,開發商一直在不斷改進。然而,沒有點到大眾需求的關鍵點。
不論是12306官方網站,亦或是App客戶端,12306最為詬病的,就是用戶交互界面。
難用,晦澀,難懂,遍布官方網站和客戶端,尤其是訂單查詢,讓人懷疑開發商是否真的使用過12306。
訂單查詢過于繁瑣,退改簽顯示尤為復雜,界面設計基本上沒有考慮到人機交互,一個簡單的操作,在12306上,卻顯得要經歷七七四十九關才能做到。
尤其是12306的驗證碼,是所有驗證碼中的一股絕對的“清流”。
2013年起,鐵道部為了應對黃牛搶票,以及各類搶票軟件和插件,升級了購票驗證碼系統。在12306官方網站上,從購票到付款,都需要輸入驗證碼。從最開始的字母數字驗證碼,再到后來升級后的圖形驗證碼,成為了一道“難過”的關卡。
各類奇葩驗證碼出現在了12306上。到了2015年底,根據有關網站統計,12306上的圖形驗證碼多達接近600種。再經過排列組合,總共有多達300000種。一次性輸入準確的比例僅僅是8%,兩次輸入準確比例27%,三次以上輸入準確的比例才勉強超過60%。
從此買票不是買票,而是九九八十一關。
“沒想到買個票,12306的驗證碼卻把人逼瘋了。”網友的留言尤其真實。
直到2018年,各類奇葩驗證碼才陸續開始“下崗”。當年鐵總專門表示,會把奇葩難以分辨的驗證碼比例降低到15%一下,避免再次出現驗證碼頻繁輸錯導致無法買票情形。
除了驗證碼,12306對于黃牛的打擊力度,也一直被人詬病。
力度過小,除了升級驗證碼,并未出臺太多針對搶票軟件插件的措施。細數之下,12306至今為止,升級圖形驗證碼、調整常用聯系人并且半年內不得刪除、每個注冊的賬戶必須要經過實名驗證,一系列的舉措并沒有有效地解決黃牛搶票的問題。
近兩年大為火熱的搶票App,成了很多人代替12306的首選。搶票軟件采取頻繁刷新監控的手段,待到火車票有放出,就立刻購買。連這普通的手段,鐵總卻耗費了兩年才提出了“候補購票”功能遏制這種利用插件盈利的第三方軟件。
前進的12306路上,都是批評。
砥礪前行
伴隨著爭議和批評的12306,在經過多年磨煉之后,并未一成不變,在最近兩年體現出了提升的勢頭。
2015年之后,鐵總終于反應過來,開始與各類商業公司合作。將12306的訂單業務部分轉移到了商業系統上,提高了客戶端和網頁端的流暢性。
縱然群眾對于12306是頗多不滿,但是在程序員看來,其實12306的復雜程度尤甚,超過了以往任何一款軟件。購票的車次、站點、人數,都產生了無數種排列組合的方式。這類信息的龐大性導致在當初招標時,IBM也是因為沒有處理過如此當量的軟件開發而被否決。
2015年春運期間,75%的車票查詢流量負擔在商業云系統上,大大提高了春運的12306網站負擔能力,而2015年的春運票務業務也提高了10.4%。
到了今年,不論是12306網站以及App客戶端訪問已經不再是難題,搶票依然困難,但是網站崩潰已經是個“稀罕事”。
速度大幅提升,網站以及App的UI設計也明顯改進,在新版的12306客戶端更新后,設計已經明顯貼近使用體驗,人機交互不再是“糟糕”。
UI改進,速度提升,12306在這個基礎上,終于開始提出各類服務。訂餐外賣到車廂、接送站叫車服務接入、甚至連入住酒店,都在12306上“千呼萬喚始出來”。
在2019年5月份,12306新增了“候補購票”功能,堪稱搶了一票第三方軟件的“飯碗”。官方“搶票”功能的上線,標志如今12306的購票體驗已經接近于用戶的本質需求。
細數上一次12306的癱瘓,似乎已經相隔許久。12306發展的十年間,經歷了無數負面。如今面對的第十個年頭,能否挺過2020春運壓力,即是12306的最后試金石。 |